
《爸媽不在家》(ILO ILO)
會去看這部電影完全是因為知道它在2013年第50屆金馬獎入圍了許多獎項,剛好二輪戲院又在上映。(嗯...想看的朋友快去吧!)
不過我其實到現在都還沒看過任何一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當然轉台看到、新聞播放片段內容、家人在看這些不在此限),
(文章編輯中)
雖然小豪最近都在寫電影心得,到現在也寫了183篇電影心得,但我可不是什麼影評人,我對電影圈的關注是遠低於一般人的,
對我來說看電影就是一種生活,把看完電影的心得寫下來則是一種生活模式,這樣對我來說就夠了。
我也覺得電影不是專門拍給少數影評或電影相關科系的人看的,它的市場是大眾,當然用一名觀眾的心態去寫電影心得,這才是正常的;
當然評審專家用專業的角度去幫電影評比,則是給大眾一個參考的方向。
進戲院前只查了哪家戲院有這部電影,沒看金馬獎、沒看電影簡介、預告、海報,以至於我到觀賞電影前,對這部電影獲得哪些提名都是一無所知的,從零開始感受一切,並把心得寫下來,這就是小豪寫電影心得的方式。
我對於電影感受比較深刻的地方還是在於電影與現實生活結合的部份,電影是否呈現或紀錄了影片中的年代?即使故事架空,人性及基本邏輯還是不會改變的,這細節電影是否有注意到?
在不知道入圍獎項的狀況下看完這部電影,覺得它不是那種我看完之後內心會大叫「這部電影有夠好看!」(《黑天鵝》我就會這樣),也不會特別想在臉書上跟朋友推薦這部電影,
但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演技都不錯、劇本寫得不錯,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值得台灣的電影來反思一下,電影該有的基本要素「真實」。(這裡指的不是科幻電影就不真實的那種真實)
.電影資訊:@開眼、@維基、@IMDb、@爛蕃茄
.電影預告:
.粉絲專頁:
.隱藏劇情: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部新加坡電影,不過家人很愛看《錢不夠用》、《新兵正傳》、《嚇到笑》,所以小豪在使用電腦時,常常聽到這幾部電影的對白。
我會覺得新加坡有不少文化跟台灣相似,以這部電影來說,家樂玩的「電子雞」、道士念經超渡死者的法會、到墳墓前祭祀祖先與燒金紙、樂透(看電影中新加坡好像叫TOTO)、捷運等,台灣也曾流行過電子雞,但我鮮少看到電影中去展現出台灣的文化或真實的生活樣貌。
台灣電影常有一種不真實感,曾在這篇文章中寫過,不重複敘述:《白天的星星》台灣電影的不真實感;電影《一頁台北》說是要行銷台北,但我覺得這部新加坡的電影反而更貼近真實的台北。更別說台灣最近有哪部電影是比較能真實呈現台灣樣貌的。
台灣瘋排隊,從蛋塔、Mister Donut 甜甜圈、清玉、佳德鳳梨酥、Krispy Kreme 甜甜圈,可是我還有沒有看過哪部電影有提過相關的文化?想到一部:《夢見》
【電影資訊】
片長:100分
上映日期:2013/11/29
導演:陳哲藝
編劇:陳哲藝
演員:
楊雁雁 ...... 母親
陳天文 ...... 父親
安潔莉芭雅妮 Angeli Bayani ...... 外籍女傭
許家樂 ...... 家樂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13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女配角、新導演、原著劇本等四大獎,也是首部新加坡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年僅29歲的陳哲藝首部長片即一鳴驚人,雖是五十萬美元(約一千五百萬元台幣)的小品,但溫暖深刻又精準犀利,透過菲籍女傭與小男孩間的情感,呈現深厚內涵與人文關懷。
家樂(許家樂飾演)的學校又打電話給家樂的母親(楊雁雁飾)了。雖然家樂是個十分聰明伶俐的孩子,但是他的調皮搗蛋常常讓學校老師難以處理;偏偏家樂的母親不但工作、家事兩頭忙,加上又懷了第二胎,本來精力和時間就已經不夠用了,還得面對來自家樂學校的抱怨……。於是,家樂的母親決定雇用菲律賓女傭泰莉(安潔莉芭雅妮飾)來處理家事和照顧家樂。
起初,家樂十分排斥泰莉這個忽然出現在家中的陌生人,甚至常常找機會欺負她;而泰莉只能無奈地在這個家繼續待下去,因為她還有自己的家庭要養……。家樂的雙親都十分忙碌,常常在煩惱許多事情,以致於長期忽略了家樂;在這樣的情況下,家樂對於最常在家中照顧他的泰莉,從一開始的抗拒、默默接受到發展出真摯的感情,還是個孩子的家樂在不知不覺當中,於情感上已經相當依賴泰莉了,而泰莉也對他呵護備至。然而,家樂還不知道的是,有一場嚴重的家庭風暴已經在醞釀當中……。
延伸閱讀
.還有什麼推薦的電影:電影心得目錄 2010~2014
.所有電影心得,分類:電影心得(或只列出文章標題)
.戲院、捷運站介紹:公共建設
.Facebook 轉貼連結的設定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
歡迎用「轉貼連結」或「分享」的方式轉貼文章,請勿全篇複製,
喜歡文章的話,也不客氣的留下回應或點個讚吧。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