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聯合書報攤-閱讀藝文
聯合書報攤-閱讀藝文:收羅典藏今藝術、典藏古美術、野葡萄文學誌、歷史月刊、聯合文學、寶瓶文化等雜誌精選內容,給您最優質的閱讀情報與藝文情資,為學養與氣質加分。
在瀨戶內海發現藝術之外的藝術(下)
May 17th 2013, 03:47

【文/典藏投資】

公益資本主義的藝術

反璞歸真,尋找心靈的光芒

從實際層面來說,「公益資本主義」是可行的──最少在日本是如此。2010年瀨戶內國際藝祭本來預算30萬人參觀,結果卻迎來達93萬8246人的成績,遠遠超出預期三倍以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令活動得以獲得1億400萬日圓盈餘。僅是門券收入,便達2億2200萬日圓的驚人數字。

為何一個新興藝術祭,竟能吸引百萬參觀人次紀錄?

草間彌生的《南瓜》(1994)靜靜放在直導的海岸,與海天一色相互呼應。

北川FRAM直言,起初他以為,藝術祭的作用在於把城市的活力引入失去光芒的農村。然而後來他發現,或許失去光芒的,其實是城市人本身。他們被忙碌的現代生活折騰得心靈疲憊,而藝術祭正好讓他們重新發現,人原來也可以有另一種生活模式。藝術祭成為一個藉口,讓他們可以借觀展之名,遊山玩水。事實上,近年日本受大自然感動而回流發展的例子,多不勝數,其中一人,便是福武總一郎。

他年輕的時候,在東京居住。40歲時,掌管福武書店的父親急逝,福武總一郎臨危受命,返回公司總部岡山。得知其父生前正以「讓全世界兒童能夠集合在一起」為理想,策畫一在直島興建兒童營地的計畫,他決定完成父親遺願。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被瀨戶內海之美驚呆了。1988年,福武總一郎發表直島文化村構思方案,並在翌年建成直島國際營地。1992年興建直島Benesse House;1995年,正式把福武書店更名為Benesse,以公益企業自居;1996年開始邀請藝術家到當地製作場域特定藝術(site specific art); 2008年,Benesse的業務擴展至犬島;2010年,豐島美術館開幕。

商業模式的藝術

融合自然,人文與藝術俯拾即是

日本人重包裝,喜歡建一座美術館只放一件或一組作品。其中豐島美術館便是一例。它在2010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會期臨近結束時建成,只收有內藤禮一件大型裝置《母型》(2010)。雖已是三年前的作品,但仍獲不少觀眾選為今年藝術祭最大亮點。

豐島美術館由三座建築物構成:餐廳及商店、接待處,以及展廳。建築由西沢立衛負責,外觀如同一層附著於地表的白膜,簡約且絲毫不影響周遭景觀。內藏的內藤禮作品,嚴格來說並無實體,因為它只是水──藝術家在空空如也的展廳地板,凌散裝設許多針頭大小的泉眼,泉眼不時像忽然想起似地,湧出一兩顆水珠。這些水珠在泉眼附近積聚,當張力達至一定程度,便流向別處,或與其他瀦水的泉眼相遇,或流回地底。而展館中的數十名觀眾,便是這樣脫掉鞋子,或站、或坐、或躺,看水的流動。

展廳沒有照明,只開鑿出兩個大洞採光。設計考慮過迴聲原理,所有聲音都給放大,包括觀眾在場館中的腳步聲,以及自外界通過孔洞進入展廳的風聲、鳥聲。

從接待處走進場館,觀眾得走過精心開鑿的小路。路上可以看到Benesse在豐島上一手復興的梯田,以及瀨戶內海的美景。看完展覽,進餐廳用餐,吃的就是剛才梯田種出的稻米。

豐島美術館是Benesse經營理念的一個完美例子。入場費1500日圓,而且只能參觀半個小時。

除美術館外,豐島還有法國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的名作《心臟音ARCHIVE》,觀眾可以一邊看海,一邊收聽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的心跳聲(500日圓),還可以把自己的心跳登記在檔案庫內(1500日圓)。森萬里子的《Tom Na H-iu》是一件矗立在森林深處的雕塑,透過互聯網連接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每當研究所紀錄到超新星爆發,雕塑便會發出光芒(300日圓)。加拿大藝術家Janet Cardiff與George Bures Miller創作的《Storm House》,隱沒在平凡村落一隅。外表看上去是平平無奇的房子,進去後才發現那是一件裝置,藝術家透過震動、燈光、聲音,在屋內營造暴風雨的質感(300日圓)。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細數每件作品的收費,是想說明商業如何能夠摻入藝術、旅遊與人文,炒出一碟豐盛的菜餚。

若說這種模式十全十美,完全沒有反效果,那倒不是。上屆藝術祭後,主辦單位對島民進行過問卷調查。82.4%島民認為活動或多或少能夠活化地區,其餘認為不能夠;66.74%島民認為觀光客不會為日常生活構成負擔,其餘認為造成了一定麻煩;84.14%同意三年後——即今年再度舉行藝術祭,其餘表示不希望,甚至反對。

在犬島,有一個組織名為「犬島愛之會」,代表是「在本商店」的老闆在本太太。她一心希望把自己對犬島的愛,告訴全日本,以至全世界。不用說,對於Benesse以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活動,她當然舉腳支持。

另一方面,筆者也在犬島村落一件裝置作品旁邊,見過一家用圍欄緊緊圈住的房子。房子中坐了一個老伯,默默地收聽收音機。看上去對忽然熱鬧起來的社區,興味索然。他可能是認為藝術祭打擾了生活的15.94%。

雖然Benesse與藝術祭「進佔」或「活化」一個地區之前,必定會先徵求當地人的意見。不過,少數服從多數的事,總難免吧?

※延伸閱讀:
在瀨戶內海發現藝術之外的藝術(上)

【《典藏投資》2013年5月號;訂閱典藏投資電子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g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