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瑋琦】
歐債危機延燒 期待復甦春燕
全球金融危機自2008年爆發以來,歐美經濟陷入衰退,歐洲多國為挽救經濟,大量採取政府赤字預算的財政政策來因應,加速各國赤字惡化情況,債務比率亦不斷升高,最終導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由希臘於2009年率先引爆,2010年更引發「歐債五國」(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西班牙)的債務問題。今(2013)年第一季風暴又延燒至賽普勒斯,為未歇的歐債危機再次投下震撼彈。
歐債挫出口 分析破頹勢
歐債危機至今尚未獲得徹底解決,卻已為全球經濟帶來不少衝擊,台灣也受到波及。歐洲為台灣第四大出口市場,而台灣對歐洲出口當中又以對歐盟27國(以下簡稱歐盟) 為主要出口市場,去(2012)年台灣出口歐盟占台灣總出口比重即達8.7%。根據財政部海關統計,去年台灣出口歐盟262.0億美元,衰退幅度達8.2%,今年1至4月台灣出口歐盟81.3億美元,衰退11.8%。歐盟對台灣出口貿易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歐債危機短期內又難以解決,值此同時,值得深入探討台灣對歐盟出口產品的結構,以利因應。
為了解台灣對歐盟出口產品結構,本文根據聯合國主要經濟類別(BEC,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分類方法,將貿易產品HS分類轉換對照為BEC碼,計算出各類BEC分類產品的出口額。
資本消費財 品牌成招牌
分析結果發現,台灣對歐盟出口產品有很高的比例係屬於最終產品—資本財與消費品。以去年為例,資本財與消費品分別占台灣出口歐盟比重26.20%及15.86%,兩者合計占台灣出口歐盟比重高達42.06%,此與台灣對全球出口產品結構有顯著的不同。去年台灣對全球出口產品,資本財與消費品合計僅占25.2%,其餘7成以上為中間財(半成品及零組件)。
而不論是在2009年金融風暴影響之際,或爾後歐債危機籠罩的情況下,台灣對歐盟出口產品結構中最終產品(資本財與消費品)的比重雖有微幅下滑,但仍維持在42%以上,此類產品的附加價值較高,且在拓銷市場時,品牌行銷顯得相對更為重要。
四類優勢品 成逆勢贏家
在台灣出口歐盟整體衰退的情勢下,仍有令人振奮的表現,台灣仍有部分主力出口歐盟產品逆勢成長。本文將去年全年台灣對歐盟出口前50大產品中較2011年成長的品項,且去年在歐盟市場市占率上升者定義為「台灣對歐盟出口主力成長且具優勢產品」。
以HS 6碼而言,去年台灣對歐盟出口前50大產品合計165億美元,占台灣對歐盟出口比重63%。這當中較前年成長的計有20項,進一步輔以該項產品在歐盟市場市占率分析,挑選出去年台灣在歐盟市占率上升者計有13項,此即為去年台灣對歐盟出口主力成長且具優勢產品。若與台灣對歐盟出口結構對照,則可歸納出各類出口結構中主要具優勢品項。
【完整內容請見《國際商情雙周刊》第367期;訂閱國際商情雙周刊電子雜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