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鳳凰城越洋電話採訪】
2013年英特爾國際科展 (Intel ISEF)台北時間今天凌晨3時揭曉,台灣13名學生以9件作品參賽,拿下五個三等獎及四個特別獎,表現出色。其中建中兩名高三生陳奕慈與林昱曦探討「宜蘭外海條狀雨帶成因」的作品,獲得「地球與行星科學科」三等獎,也是台灣學生首度在地科類獲獎。
陳奕慈和林昱曦忙科展之餘,參加學測考試還各以75、74級高分,分別推甄上台大電機系、機械系。陳奕慈說,去花蓮玩走蘇花公路常下雨,他感到很好奇,就和林昱曦一起觀察兩年的雷達回波圖,兩人只花兩周時間寫軟體,分析氣象局的雷達數據,發現宜蘭外海的海洋與大氣會產生交互作用模式,造成雨帶的形成。這項研究同時獲得三等獎及美國氣象學會榮譽獎。
 |
蘇花公路。 報系資料照片 |
|
兩人的指導教授、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林沛練說,學界過去研究海岸降雨,只探討地形因素,建中兩名同學則是首次發現海洋和大氣的交互作用,也是造成宜蘭外海及沿岸雨帶形成的原因,這項發現對岸邊天氣的預測和海空航行安全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今年參加英特爾科展的學生,有很多的創意發想,有人因自己住院而對醫療產生好奇,也有人從指考的一個數學題,開始迷上數學之路,還有人以「在家自學」的資格,挑戰國際科展成功。
英特爾科展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學生科學研究競賽,今年共有70個國家、1600名學生參賽,台灣學生得獎率56%,遠高於所有參賽作品平均得獎率30%。
贏得三等獎的台灣學生分別是「物理與天文科」的景文高中應可歆、「化學科」的北一女中胡婷、劉馥瑄、「數學科」的南科國際實驗高中許毓芳、「醫療與衛生科」的高師大附中郭芷忻,以及「地球與行星科學科」的建國中學陳奕慈、林昱曦。獲三等獎同學有機會保送大學,並獲教育部頒發每人5萬元獎學金。
蘇花多雨 好小子解謎
【聯合晚報╱本報訊】
陳奕慈說,宜蘭外海位於台灣東北部海空必經航線上,又經常出現離岸的線狀對流雨帶,這些雨帶的生成與發展,不僅影響沿岸的天氣,對於海空航行安全也非常重要。
他和林昱曦從氣象局提供的雷達數據中,統計出宜蘭離岸線狀對流雨帶的時空分布特徵,發現海面的溫度和大氣的溫度有差異時,海面水氣蒸發後容易產生「線狀對流」。這個情形在冬天最明顯,但線狀對流靠近岸邊,就會影響岸邊氣候,集中在海上時,則會影響宜蘭外海的航運,以及台北往返花蓮的航班。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